Monday, September 8, 2008

放下


曰:“世间人谤我,欺我,辱我,笑我,轻我,贱我,骗我,如何处治乎?”

云:“只是忍他,让他,由他,避他,耐他,敬他,不要理他,再待几年,你且看他?”


放下的真意是悟,是去迷转悟。放下是手段,目的是正见正知。单纯追求放下,为放下而放下,这是一种迷,一种执著。善于调整才是我们该有的态度,该坚持的坚持,该放下的放下。很多时候求之不得,不如放下。放下是一种坦然,不是无奈不是放弃,这是一种境界。

佛教所說的「放下」,最重的意思是教你不需做無謂的耽心及掛心,但是要做有必要的關心。「關心」和「掛心」不同,有益的關心要保持,無益的掛心要捨去,因為它不但對事情沒幫助,而且會敗事。

如果沒辦法解決怎麼辦?

那只好面對這個現實。再重新檢討一次為什麼會這樣?所谓關心和掛心不同,比如欠一萬塊,只有幾條路可以走而已:借錢、典當、想辦法週轉,只有這幾種方法而已。這麼想是對事情有幫助的。但是多餘的掛心,像焦慮,發脾氣,這些和解决有關係嗎?但是你還是會發脾氣,還是會罵人,心情壞嘛!有的人甚至借酒澆愁,這些对解决问题都沒有關係。所以要分清楚,人總是要面對現實,關心再變成掛心對事情一點幫助都沒有。到時只是自找麻煩。所以我們能学的就是:一件事情做就做了,该发生也已经发生了,掛心是多餘的。所以放下並不是放下一件件事情,是要你放下「我執」。當你放下我執時,掛心就消失,變成關心。


放下,是一种大度,是一种彻悟,是一种灵性。
放下并不意味着放弃,放下只是暂时的缓解。
放下能令我们从容应付,自然随意。放下能让我们天马行空,平和恬淡。
当我们放下,轻装上路,开始新的生活,寻找人生另一份生活空间时,生活也许就在我们放下某些东西的同时,已经悄然改变。生活从此不再被套牢。放下一次沉痛的打击,死地后生,我们就不会被生活轻易打倒。

一个垂钓者钓失了一天的光阴后,却一无所获,于是片刻的沮丧后,他依然一路欢歌。其实放下失意就是最大的收获和快乐。
一名农夫,眼见自己即将丰收的庄稼毁于一场洪水,颗粒无收时,他收起了绝望,重又拾起了草帽和锄头,种上来年的希望。其实放下绝望,何尝不是一种希望的重生。
一个拾荒者,拾了几十年的破烂,日子就在平平淡淡中走过,他们也奢望生活得殷实和富足,但他们带着世人的鄙夷和蔑视,放下了很多,在平凡平淡中拾起了自己的自信和对新生活的向往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